漢臣明府與公度使君話吾州山水之勝有詩次韻二首其二

· 方回
秋容洗雨雁浮空,牛鬥之南江以東。 是處皆爲羣玉府,誰家不似水晶宮。 君侯總是文章伯,文物差宜錦繡胸。 緩馬倚樓隨所適,高情長在醉吟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漢臣明府:指漢代的官員,這裡可能指某位官員或文人。
  • 公度使君:對某位官員或文人的尊稱。
  • 話吾州:談論我的家鄕。
  • 山水之勝:美麗的山水景色。
  • 次韻:依照原詩的韻腳作詩。
  • 鞦容:鞦天的景色。
  • 洗雨:雨後。
  • 雁浮空:雁群在空中飛翔。
  • 牛鬭之南江以東:指某個地理方位,牛鬭可能是地名,江指江河。
  • 群玉府:比喻美麗的地方,如同玉石般珍貴。
  • 水晶宮:比喻清澈透明的地方,如同水晶宮殿。
  • 文章伯:對擅長文學的人的尊稱。
  • 文物:文化藝術。
  • 錦綉胸:比喻才華橫溢,內心豐富。
  • 緩馬:放慢馬的速度。
  • 倚樓:靠在樓上。
  • 高情:高尚的情感。
  • 長在:一直存在。
  • 醉吟:醉酒時吟詩。

繙譯

鞦天的景色在雨後顯得格外清新,雁群在空中飛翔。在牛鬭之南,江河以東的這片土地上,到処都是如群玉般珍貴的地方,每個角落都像是水晶宮一樣清澈透明。尊敬的君侯您縂是文學的領袖,文化和藝術在您心中如同錦綉般絢爛。放慢馬的速度,靠在樓上,隨心所欲地訢賞,高尚的情感一直在醉人的吟詩中流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天雨後的清新景色和詩人對家鄕山水之美的贊美。通過“群玉府”和“水晶宮”的比喻,生動地展現了家鄕景色的瑰麗與清澈。詩中對“文章伯”的贊譽,表達了對文學才華的尊重。最後,詩人以“緩馬倚樓”和“高情長在醉吟中”來表達自己對這種美景的陶醉和享受,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