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獻之:指王獻之,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
- 天賦:自然賦予;生來就具備。
- 一枝禿筆:指簡陋的書寫工具,比喻技藝高超。
- 百尺名樓:高聳的樓閣,比喻高遠的志向或深遠的思考。
- 磧馬塞鴻:磧(qì),沙漠;塞鴻,即塞雁,指北方的雁。這裏指邊塞的景象。
- 建茶閩荔:建茶,福建建陽產的茶;閩荔,福建產的荔枝。這裏指福建的特產。
- 徼福:徼(jiǎo),求取;福,幸福。這裏指求取幸福。
- 讓夷:讓,謙讓;夷,平安。這裏指因爲謙讓而得到的平安。
翻譯
書法多年接近王獻之的境界,高超的才能豈是後天努力所能達到的。 一支簡陋的筆無人能敵,站在百尺高的樓上有所深思。 忘記了邊塞的馬和鴻雁的舊夢,福建的茶和荔枝豐富了新的詩篇。 上天有眼終會賜福,我多病卻喜歡因謙讓而得到的平安。
賞析
這首詩是方回送別郝同知回閩時所作,通過書法、樓閣、邊塞與福建的景物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和對友人歸鄉的祝願。詩中「一枝禿筆無能敵」展現了友人書法的高超技藝,「百尺名樓有所思」則暗示了友人深邃的思想。後兩句通過對邊塞與福建的對比,表達了對友人新生活的期待。最後,詩人以自己的多病之身,表達了對謙讓帶來平安的珍視,也寄寓了對友人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