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閻學士靖軒贈受益山居二首

· 方回
十里方諸影綠鬟,空濛瀲灩一窗間。 天河不洗讀書眼,未可同君上此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方諸:古代用來盛水的器具。
  • 綠鬟:形容山色翠綠如女子髮髻。
  • 空濛:形容景色朦朧不清。
  • 瀲灩:形容水波盪漾。
  • 天河:銀河。

翻譯

十里之外,方諸盛滿了水,映照出山色翠綠如女子的髮髻,景色朦朧不清,水波盪漾,透過窗戶一覽無餘。銀河也無法洗淨我這雙讀書的眼睛,因此,我還未準備好與你一同登上這座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山水的美麗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嚮往和對讀書生活的熱愛。詩中「十里方諸影綠鬟」一句,以方諸盛水映山色,形象地描繪了山色的翠綠與美麗。後兩句則通過銀河與讀書眼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讀書的執着和對自然的敬畏,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修養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