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宿:住宿。
- 包山:地名。
- 楊明府:人名,可能是當地的官員或名人。
- 諺謂:俗語說。
- 慈父母:比喻像父母一樣慈愛的人。
- 錦衣玉食:形容生活奢華。
- 朱弦鏤簋:朱弦指紅色的琴絃,鏤簋指雕刻精美的食器,這裏指高雅的生活享受。
- 寶一硯:珍愛一方硯臺,硯臺是古代文人書寫的重要工具。
- 浩唱:大聲歌唱。
- 睇:注視,凝視。
翻譯
誰是真正的創造者,俗語比喻爲慈愛的父母。那些穿着錦衣、享受玉食,以及彈奏朱弦、使用鏤空簋器的人。您只珍愛一方硯臺,這比那些百倍的奢華似乎更勝一籌。我在這裏住宿,您大聲歌唱,還有半夜的時間。親近卻難以告別,依依不捨地凝視着煙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奢華生活與文人清雅的追求,表達了對楊明府簡樸生活的讚賞。詩中「寶一硯」與「錦衣玉食」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文人對於精神追求的重視。結尾的「依依睇煙雨」則抒發了對楊明府的深厚情感和不捨之情,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治圃雜書二十首 》 —— [ 元 ] 方回
- 《 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 》 —— [ 元 ] 方回
- 《 孟君復贈王侯元俞詩兩皆英妙神奇次韻 》 —— [ 元 ] 方回
- 《 癸未至節以病晚起走筆戲書紀事排悶十首 》 —— [ 元 ] 方回
- 《 追懷甲戌清明宇文信仲知郡大卿同尤張二倅過予小園賞花 》 —— [ 元 ] 方回
- 《 正月初四後十餘日病嗽不能出雜書十首 》 —— [ 元 ] 方回
- 《 九月初四日大風雨近重陽無酒夜成二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韻仇仁近晴窗二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