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昔可今惡可:昔日的可以,今日的厭惡。
- 人能我不能:別人能做到的,我卻做不到。
- 換馬妾:指古代官員因調動而更換的妾侍,這裏比喻變遷。
- 打門僧:敲門的僧人,指來訪的僧侶。
- 幼婦慚前作:年輕的婦人對自己的過去感到羞愧。
- 愚公定別稱:愚公,指堅持不懈的人;定別稱,指被賦予特定的稱呼。
- 少狂老方悔:年輕時的狂妄,到老年才後悔。
- 科登:科舉考試中的登科,即考中。
翻譯
昔日的可以,今日卻感到厭惡,別人能做到的,我卻做不到。 已經沒有了因變遷而更換的妾侍,只有來訪的敲門僧人。 年輕的婦人對自己的過去感到羞愧,愚公則被賦予了特定的稱呼。 年輕時的狂妄,到老年才後悔,何必在意一次科舉考試的成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昔日的自己與今日的自己,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能力衰退的感慨。詩中「昔可今惡可」和「人能我不能」兩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無奈與自責。後文通過「換馬妾」與「打門僧」的對比,以及「幼婦慚前作」與「愚公定別稱」的比喻,進一步抒發了對過去行爲的反思和對堅持不懈精神的讚美。結尾的「少狂老方悔,焉用一科登」則是對年輕時輕狂的悔悟,以及對功名成敗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經歷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