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吳僧一山行魁

· 方回
爲僧應勝我,可惜墮禪林。 鑄錯剪鬚髮,書癡雕肺心。 聞名梅止渴,晤語旱逢霖。 一句詩傳世,猿邊幾夜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鑄錯:指剃度出家,剪去鬚髮。
  • 書癡:指沉迷於書本,對知識有極深的愛好。
  • 雕肺心:形容心思深沉,內心世界豐富。
  • 梅止渴:比喻聽到好消息或見到想見的人,心中的渴望得到滿足。
  • 晤語:見面交談。
  • 旱逢霖:比喻在困境中遇到幫助或好消息,如同久旱逢甘霖。

翻譯

作爲僧人,你應該比我更勝一籌,可惜你選擇了禪林之路。 你剃度出家,剪去鬚髮,卻是個沉迷於書本的癡人,內心世界豐富。 聽到你的名字,就像梅子止渴,見到你交談,如同久旱逢甘霖。 你的詩句傳世,我在猿猴的啼叫聲中,幾夜未眠,反覆吟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一位禪僧的讚賞與惋惜。詩中,「鑄錯剪鬚髮」形象地描繪了僧人出家的過程,而「書癡雕肺心」則突出了僧人對知識的深沉愛好。後兩句通過「梅止渴」和「旱逢霖」的比喻,生動地表達了與僧人相見時的喜悅和滿足。結尾的「猿邊幾夜吟」則抒發了對僧人詩句的深深喜愛和不捨之情。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