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閣呈陸太初

· 方回
臨水看山日百回,等閒收拾有詩才。 老鬆於我幾年長,啼鳥無名何處來。 病發漸應彫翠葆,衰蹤那復夢金臺。 鷫鸘未敝猶堪典,聊挽秋花薦酒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等閒:平常,隨意。
  • 彫翠葆:彫(diāo),雕刻;翠葆,翠色的華蓋,這裏指頭髮。
  • 衰蹤:衰老的蹤跡,指衰老的狀態。
  • 金臺:古代傳說中的仙境,也指高貴的地位或美好的境遇。
  • 鷫鸘: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鳥,這裏可能指某種珍貴的衣物或物品。
  • :獻,進獻。

翻譯

在溪邊閣樓上,我每日百次地觀賞山水,隨意間便能捕捉到詩意。 老松樹比我年長多少年,無名的啼鳥又從何方飛來。 我的病發讓頭髮漸漸失去翠色,衰老的跡象讓我不再夢想仙境金臺。 雖然我的鷫鸘衣物還未破舊,但足以典當,姑且用秋天的花朵來獻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溪邊閣樓上的閒適生活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詩中,「臨水看山日百回」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頻繁的觀賞,而「等閒收拾有詩才」則表達了詩人輕鬆捕捉詩意的能力。後兩句通過對老鬆和啼鳥的描繪,引出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衰老的感慨。最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物質生活的淡泊和對自然之美的珍視,即使衣物尚可典當,也寧願用秋花來獻酒,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享受的生活態度。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