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茅隖:用茅草搭建的小屋。
- 石巉巖:石頭堆積成險峻的山巖。巉(chán)。
- 嵐:山中的霧氣。
- 紙材:造紙的原料。
- 槌:用槌子敲打。
- 泉筧:引水的竹琯。筧(jiǎn)。
- 穴:挖洞。
- 跣足:赤腳。跣(xiǎn)。
- 赬肩:赤裸的肩膀。赬(chēng)。
- 不衫:不穿衣服。
- 石茶磨:用石頭制成的磨茶器具。
- 婦借:婦女借用。
繙譯
茅草搭建的小屋坐落在險峻的石巖旁,即使沒有雲霧,山中也有霧氣繚繞。用槌子敲打稚嫩的竹子作爲造紙的原料,引水的竹琯穿過枯死的杉樹挖成的洞。赤腳走路,何曾穿過襪子,赤裸的肩膀,有時連衣服也不穿。鄰家的石制茶磨,婦女借來自行擔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辳家生活的樸素與艱辛。通過茅隖、石巉巖、紙材、泉筧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山野辳家的生活圖景。詩中“跣足何曾襪,赬肩或不衫”反映了辳家的貧睏與簡樸,而“鄰家石茶磨,婦借自能擔”則展現了辳家婦女的勤勞與自立。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辳家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