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婦嘆

貧農值年兇,終歲常苦飢。貧女蠶不收,終年廢機絲。 無食夫婿事,無衣妾心悲。終朝掇柔桑,日暮心力罷。 居然不成繭,何以慰我思。君不見金谷園中歌舞妾,金縷衣裳自盈篋。 一朝禍起墜高樓,翠袖紅衿如電滅。嗟嗟蠶婦莫憂寒。 孟光身上無衣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蠶婦:養蠶的婦女。
  • 年兇:年成不好。
  • 機絲:織機上的絲線。
  • 夫婿:丈夫。
  • (duō):採摘。
  • 柔桑:嫩桑葉。
  • (pí):疲憊。
  • :蠶繭。
  • 金谷園:古代著名的園林,這裏指富貴人家。
  • 金縷衣:用金線繡制的華麗衣服。
  • 盈篋:裝滿箱子。
  • 翠袖紅衿:指女子的服飾,翠袖指綠色的衣袖,紅衿指紅色的衣領。
  • 電滅:比喻迅速消失。
  • 嗟嗟:嘆息聲。
  • 孟光:東漢時期的女賢人,以節儉著稱。

翻譯

貧窮的農婦在年成不好的時候,整年都常常忍受飢餓。貧窮的女子養蠶卻沒有收穫,整年荒廢了織機上的絲線。沒有食物供給丈夫,沒有衣服讓妻子心中悲傷。整天採摘嫩桑葉,到了傍晚身心都疲憊不堪。竟然沒有結成蠶繭,如何安慰我的思念呢?你沒看見金谷園中那些歌舞的妾室,她們的金縷衣裳裝滿了箱子。一旦災禍來臨,從高樓墜落,那些華麗的服飾就像電光一樣迅速消失。唉,養蠶的婦女不要憂慮寒冷。就像孟光身上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沒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貧窮農婦與富貴人家妾室的生活,深刻揭示了社會的不公與貧富差距。詩中,「蠶婦」辛勤勞動卻無收穫,生活困苦,而「金谷園」中的妾室則享受着奢華的生活,但這種生活也是脆弱的,一旦災禍來臨便化爲烏有。詩人以此對比,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批判和對貧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時,通過引用孟光的典故,強調了節儉美德的重要性,呼喚人們迴歸簡樸的生活。

王虎臣

虎臣字子山,璋子。官於潛教諭。 ► 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