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甯戚謳(níng qī ōu):甯戚,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因忠於職守而被封爲「寧」,「謳」指歌頌。這裏指甯戚忠誠的歌頌。
- 捐湯置禹:捐,拋棄;湯,指商湯;置,安置;禹,指大禹。這裏指的是商湯滅夏後,拋棄了夏朝的制度,重新安置了大禹的治水精神。
- 風差薄:風,指風氣;差薄,指衰微。這裏指的是風氣逐漸衰微。
- 德轉輶(dé zhuǎn yóu):德,指德行;轉,轉變;輶,古代的一種車,這裏比喻德行的載體。這裏指的是德行發生了轉變。
- 歸啓舊家:歸,迴歸;啓,開啓;舊家,指舊時的家族。這裏指的是迴歸並重新開啓舊時的家族。
- 升陑衆旅:升,提升;陑,古代地名,這裏指代地方;衆旅,指衆人。這裏指的是在陑地提升衆人。
- 彭鏗壽(péng kēng shòu):彭鏗,古代傳說中的長壽人物,這裏指長壽。
- 見夏爲殷復見周:見,經歷;夏、殷、周,指中國歷史上的三個朝代。這裏指的是經歷了夏朝、商朝,又見到了周朝。
翻譯
牛車下傳來悲哀的甯戚歌頌,商湯拋棄了夏朝的制度,重新安置了大禹的精神,這究竟是何緣由?父親傳給兒子的風氣已經衰微,臣子到君主的德行也發生了轉變。迴歸並重新開啓舊時的家族,還有幾個家族存在?在陑地提升衆人,衆人已經相互仇視。有誰能像彭鏗那樣長壽,經歷了夏朝、商朝,又見到了周朝?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變遷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時代風氣和德行轉變的憂慮。詩中運用了歷史典故,如甯戚、商湯、大禹等,來強調風氣和德行的衰微。同時,通過對彭鏗長壽的嚮往,表達了對穩定和延續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