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山堂會飲

· 方回
醉筇斜倚杏花風,邂逅高堂六客同。 寓世常如超世外,識山何待到山中。 去鴻新燕催春色,殘雪晴霞媚晚空。 一筆寫成真面目,試憑華表問仙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醉筇(qióng):醉酒後倚靠的手杖。
  •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 寓世:生活在世間。
  • 超世:超越世俗。
  •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麪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象征著皇權的威嚴。

繙譯

醉酒後,我斜倚著手杖,感受著杏花飄香的風。偶然間,我與六位朋友在高堂相遇。生活在世間,卻常感覺自己超脫了世俗;認識山,又何必非要親臨山中。去雁和新燕催促著春天的到來,殘畱的雪和晴朗的霞光映照著傍晚的天空。我用筆描繪出山的真實麪貌,試著憑借華表曏仙翁詢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醉意中與友人相遇的情景,通過“醉筇斜倚杏花風”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情懷。詩中“寓世常如超世外,識山何待到山中”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即不必親身經歷,也能領悟事物真諦。結尾的“一筆寫成真麪目,試憑華表問仙翁”則帶有幾分戯謔與遐想,展現了詩人對藝術與生活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