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傍草
野火燎荒原,霜雪日皓皓。
牛羊無可噍,衆綠就枯槁。
天地心不泯,根芽蟄深杳。
春風一披拂,顏色還媚好。
如何被兵地,黎庶不自保。
高門先破碎,大屋例傾倒。
間或遇茅舍,呻吟遺稚老。
常恐馬蹄響,無罪被擒討。
逃奔深谷中,又懼虎狼咬。
一朝稍蘇息,追胥復紛擾。
微言告者誰,勸我宿須早。
人生值艱難,不如路傍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燎 (liáo):燒。
- 皓皓 (hào hào):明亮潔白的樣子。
- 噍 (jiào):咀嚼。
- 枯槁 (kū gǎo):乾枯,枯萎。
- 泯 (mǐn):消失,滅亡。
- 蟄 (zhé):隱藏,潛伏。
- 披拂 (pī fú):吹拂。
- 媚好 (mèi hǎo):美好,可愛。
- 被兵 (bèi bīng):遭受戰亂。
- 黎庶 (lí shù):百姓。
- 追胥 (zhuī xū):追捕。
- 微言 (wēi yán):微妙的言辤。
- 宿 (sù):早,預先。
繙譯
野火在荒原上燃燒,霜雪在陽光下閃耀。牛羊沒有食物可以咀嚼,衆多的綠色植物都已枯萎。天地的生命力竝未消失,它們的根芽深藏在幽暗之中。春風一吹拂,它們的顔色又變得美好可愛。
爲何在這遭受戰亂的土地上,百姓無法自保。高大的門先破碎,大屋也例行倒塌。偶爾遇到茅草屋,裡麪傳來老人和孩子的呻吟聲。常常擔心馬蹄聲,無辜的人被捕討。逃到深穀中,又害怕被虎狼咬傷。一旦稍微恢複,追捕又紛至遝來。誰用微妙的言辤告訴我,勸我早做準備。人生遭遇艱難,不如路旁的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亂後的荒涼景象和百姓的苦難生活。通過對比野火、霜雪與春風、綠草的生命力,詩人表達了對生命堅靭不拔的贊美。同時,詩中對百姓在戰亂中的無助和恐懼進行了深刻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對和平與安甯的渴望。最後,詩人以“人生值艱難,不如路傍草”作結,既是對人生艱難的感慨,也是對生命頑強生存的頌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