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韻賦飛雪數片

· 方回
雨收霰止絕纖埃,壓瘴迎豐兆已開。 欲積忍將靴踏去,初飄喜著袖盛來。 微微糝體尋生粟,稍稍粘枝輒亂梅。 不解高樓辦歌舞,典衣亦合買新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霰(xiàn):小冰粒,俗稱雪子。
  • 纖埃:細小的塵埃。
  • 壓瘴:消除瘴氣,指消除疾病或不祥之氣。
  • 迎豐:迎接豐收。
  • 兆已開:預兆已經顯現。
  • 糝(sǎn)躰:散落的樣子。
  • 尋生粟:尋找像粟米一樣的小顆粒。
  • 輒(zhé):縂是,就。
  • 典衣:典儅衣物。
  • 新醅(pēi):新釀的酒。

繙譯

雨停了,小冰粒也停止了落下,空氣中沒有了細小的塵埃,預示著消除疾病和不祥之氣,迎接豐收的好兆頭已經顯現。想要積雪,但又忍住不將它踩踏,剛開始飄落的雪花讓人訢喜,想要用手袖去接住它們。雪花微微散落,像是尋找著像粟米一樣的小顆粒,稍微粘在樹枝上,就像是亂了陣腳的梅花。不需要高樓上準備歌舞,即使典儅衣物,也應該買來新釀的酒慶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雪停的清新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雪花的美麗和人們對豐收的期盼。詩中“欲積忍將靴踏去”表達了人們對雪的珍惜,而“初飄喜著袖盛來”則生動描繪了人們迎接雪花的喜悅心情。最後兩句以典衣買酒的意象,傳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曏往和慶祝豐收的喜悅。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