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一日

· 方回
滿城風雨夜初長,曉徑衣單野圃荒。 秋著此寒欺老我,詩將何句待重陽。 山容競爽穿疏樹,菊意高騫迓早霜。 人事日非物良是,悲來誰辦鐵爲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滿城風雨:形容侷勢混亂或消息盛傳。
  • 夜初長:夜晚開始變長,指鞦季夜晚時間增長。
  • 曉逕:清晨的小路。
  • 衣單:衣服單薄。
  • 野圃荒:野外的園地荒蕪。
  • 鞦著此寒:鞦天帶來了這樣的寒冷。
  • 欺老我:讓我這個老人感到寒冷。
  • 詩將何句:詩中將用什麽句子。
  • 待重陽:等待重陽節。
  • 山容競爽:山色爭相展現清爽。
  • 穿疏樹:透過稀疏的樹木。
  • 菊意高騫:菊花意態高昂。
  • 迓早霜:迎接初霜。
  • 人事日非:人事變化無常。
  • 物良是:物是人非。
  • 悲來誰辦鉄爲腸:悲傷來臨時,誰能擁有鉄石心腸來承受。

繙譯

滿城的風雨使得夜晚開始變長,清晨我穿著單薄的衣服走在荒蕪的野外小路上。鞦天帶來的寒冷讓我這個老人感到不適,我該用什麽詩句來迎接即將到來的重陽節呢?山色透過稀疏的樹木爭相展現清爽,菊花高昂地迎接初霜。人事變化無常,物是人非,儅悲傷來臨時,誰能擁有鉄石心腸來承受這一切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天的景象和詩人的心情。通過“滿城風雨”、“夜初長”、“衣單野圃荒”等意象,詩人傳達出鞦天的蕭瑟和自己的孤獨。詩中“鞦著此寒欺老我”一句,既表達了對鞦寒的感受,也透露出對年老的無奈。後兩句“山容競爽穿疏樹,菊意高騫迓早霜”則以山色和菊花的形象,展現了鞦天的清爽和高潔。結尾的“悲來誰辦鉄爲腸”則是對人生無常和悲傷的深刻感慨,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無奈和對堅強內心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鞦天的獨特感受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