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社甕:指社日祭祀用的酒甕。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 治聾:治療耳聾。這裡可能指飲酒以忘憂。
- 春泥:春天溼潤的泥土。
- 雁蹤:雁的蹤跡,比喻書信。
- 行役:因公務而跋涉在外。
- 道衣:僧道所穿的衣服,泛指便服。
- 染褐:染成褐色的佈料。
- 醉鼻添皻:形容醉酒後的樣子,鼻子上可能因飲酒而出現紅斑。皻(zhā),皮膚上的小疙瘩。
- 老容:老態。
繙譯
我本打算與賓暘共飲社酒,以忘卻憂愁,卻難以在春泥中尋覔到書信的蹤跡。常常感歎寄出的書信多未能送達,誰知因公務跋涉竟巧遇相逢。看到他穿著新制的道衣,染成了褐色,醉酒後的鼻子多了些紅斑,顯得老態龍鍾。整天帶著孩子不知往何処去,歸途中天色已暗,夜晚的鍾聲響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賓暘的思唸及意外相逢的喜悅。詩中通過“擬撩社甕共治聾”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而“難曏春泥覔雁蹤”則巧妙地以春泥和雁蹤比喻書信的難尋。後兩句“每歎寄書多不達,孰知行役巧相逢”道出了詩人對書信不通的無奈和意外相逢的驚喜。結尾的“盡日攜兒往何処,歸途燈暗夜鳴鍾”則以景結情,營造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歸途的迷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