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尊德善琴工畫

· 劉詵
劉郎善琴如雍門,萬感畢赴指下弦。和如威鳳鳴若木,閶闔蕩蕩開晴天。 怨如玄猿嘯遙夜,酸風孤馬行窮邊。劉郎善畫如鄭虔,落筆飛雨大化懸。 豪鷹秋翻代北月,飢雁暮下江南煙。悲厓哀壑遠蕭瑟,斷蘆短荻寒芊綿。 洞庭廣野神忽動,秋風六合心高騫。九成韶鈞夢舜日,萬騎羽獵思秦川。 惜哉流落世未識,酒酣自賞詩千篇。嗚呼明時才藝袞袞班集賢,安得有力貢之至尊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雍門:古代琴曲名,這裏比喻劉郎琴藝高超。
  • 閶闔(chāng hé):神話中的天門,這裏形容琴聲開闊。
  • 玄猿:黑色的猿猴,常用來形容哀怨的聲音。
  • 鄭虔:唐代著名畫家,這裏比喻劉郎畫藝精湛。
  • 大化:大自然的變遷。
  • 代北:指北方邊疆。
  • 芊綿(qiān mián):草木茂盛的樣子。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 韶鈞:古代樂曲名,這裏指美好的音樂。
  • 羽獵:古代帝王打獵時,用羽毛裝飾車輛,這裏指帝王的活動。
  • 袞袞(gǔn gǔn):形容衆多、連續不斷。

翻譯

劉郎擅長彈琴,技藝高超如同古代的雍門,手指下的琴絃能表達出萬種情感。琴聲和諧時,如同鳳凰在若木上鳴叫,天門大開,晴空萬里;琴聲哀怨時,如同黑猿在長夜中悲鳴,寒風中孤獨的馬匹行走在邊疆。劉郎又擅長繪畫,畫技堪比唐代的鄭虔,筆下生風,畫出大自然的壯麗。畫中的豪鷹在秋天的代北月下翻飛,飢餓的大雁在暮色中飛過江南的煙霧。畫面中的悲涼山崖和蕭瑟的荒野,斷蘆和短荻在寒冷中茂盛。洞庭湖和廣闊的野地讓人的精神爲之一振,秋風掃過六合,心境高遠。夢想中的美好音樂和帝王打獵的場景,讓人懷念古代的輝煌。可惜,劉郎的才華在這個世界上還未被賞識,只能在酒酣之時,自己欣賞自己的詩篇。啊,在明朗的時代,才華橫溢的人們如雲集賢,卻難以有人將他推薦給至尊。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劉郎的琴藝和畫技,通過豐富的比喻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劉郎藝術的魅力。詩中不僅描繪了劉郎琴聲的和諧與哀怨,還通過畫作展現了自然的壯麗和荒涼,以及內心的激盪和高遠。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劉郎才華未被賞識的遺憾,以及對明時才藝得到重視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人劉詵對藝術家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評價。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