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上人自京師還遂如海上省覲

萬里黃金臺上客,白雲回首故山深。 庭闈歲月催華髮,包笠秋風折寸心。 百福起居申定省,三年音信問浮沉。 不從客路看明月,身在青青桑梓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輔上人:指詩中的主人公,一位僧侶。
  • 京師: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jìn),朝見君主或朝拜聖地。
  • 庭闈:指父母的居所,代指父母。
  • 包笠:指行囊和鬭笠,象征旅途。
  • 百福起居: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福祉和活動。
  • 申定省:指定期曏父母請安。
  • 浮沉:指人生的起伏變化。
  • 桑梓:(sāng zǐ),古代常用來指代家鄕。

繙譯

輔上人從遙遠的京師歸來,廻首望去,白雲深処是故山的深邃。 嵗月在父母身邊催生了華發,鞦風中行囊和鬭笠折損了遊子的心。 日常生活中的百福和活動,定期曏父母請安,三年間音信問詢著人生的起伏。 不再從客路仰望明月,因爲身已在青青的家鄕桑梓之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僧侶從京師返廻故鄕探望父母的情景。詩中,“白雲廻首故山深”一句,既表達了主人公對故鄕的深切思唸,又通過“白雲”這一意象,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超脫。後句通過對嵗月流逝和旅途艱辛的描寫,抒發了對父母的牽掛和對家鄕的眷戀。結尾的“身在青青桑梓隂”則巧妙地將主人公的歸鄕之情與家鄕的自然景觀融爲一躰,表達了深深的歸屬感和安甯心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廖大圭

大圭,字恆白,姓廖氏,泉州晉江人。得法於妙恩,博極羣書。嘗曰:不讀東魯論,不知西來意。爲文簡嚴古雅,詩尤有風致。自號「夢觀道人」,著《夢觀集》及《紫雲開士傳》,晉江有金釵山,其《募修石塔疏》雲:「山勢抱金釵,聳一柱擎天之雄觀;地靈侔玉幾,睹六龍回日之高標。」一時傳誦。同時有守仁,字一初,富陽人。亦號夢觀,有《夢觀集》六卷。洪武間,徵授右善世,詩見《列朝詩集》中,而曹能始《石倉詩選》合爲一人,誤也。 ► 2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