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所立江村草堂

將軍舊日曾分祿,爲結茅堂草覆檐。 過橋柳暗烏爭樹,當戶花開燕入簾。 醉書江石兼雲冷,晚飯山苗帶露甜。 之子多才空白首,獨將詞賦擬江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茅堂:用茅草覆蓋屋頂的簡陋房屋。
  • 覆檐:覆蓋在屋檐上的部分。
  • 柳暗:柳樹茂密,使得環境顯得陰暗。
  • 烏爭樹:烏鴉爭相棲息在樹上。
  • 當戶:對着門戶。
  • 花開:花朵盛開。
  • 燕入簾:燕子飛入簾內。
  • 醉書:醉酒時書寫。
  • 江石:江邊的石頭。
  • 山苗:山中的蔬菜。
  • 露甜:露水使得蔬菜味道更加甜美。
  • 之子:這個人。
  • 多才:才華橫溢。
  • 空白首:頭髮已白,指年老。
  • 詞賦:文學作品,尤指詩詞。
  • 江淹:南朝文學家,以詞賦著稱。

翻譯

將軍曾在過去分給我俸祿,我因此得以建造一座茅草覆蓋的簡陋草堂。過橋時,柳樹茂密,環境陰暗,烏鴉爭相棲息在樹上;對着門戶,花朵盛開,燕子飛入簾內。醉酒時書寫在江邊的石頭上,感覺雲霧冷冽;晚餐時,山中的蔬菜因露水而味道甜美。這個人雖然才華橫溢,但頭髮已白,獨自一人模仿江淹的詞賦。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江村草堂的寧靜生活和主人的感慨。詩中通過對茅堂、柳暗、烏爭樹、花開、燕入簾等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展現了田園生活的恬淡與和諧。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主人的才華與年老,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才華未被充分賞識的無奈與哀愁。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劉永之

元臨江清江人,字仲修,號山陰道士。少隨父宦遊,治《春秋》學,工詩文,善書法。日與楊伯謙、彭聲之輩講論風雅,當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聽辭歸。有《山陰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