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峽潭陂山莊

歲杪涉風煙,連村熟芋田。 路危楓葉斷,石險桂根懸。 鹿柵成山壘,漁梁阻澗泉。 爭心逐時化,耕鑿喜安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杪(miǎo):年末。
  • 風煙:風塵和煙霧,指旅途的艱辛。
  • 熟芋田:指芋頭已經成熟的田地。
  • 路危:道路險峻。
  • 楓葉斷:楓葉凋落,形容秋天的景象。
  • 石險:石頭險峻。
  • 桂根懸:桂樹的根懸掛在險峻的石頭上。
  • 鹿柵:圍欄,用來圈養鹿。
  • 山壘:山丘。
  • 漁梁:捕魚的設施,如攔河壩。
  • 澗泉:山澗中的泉水。
  • 爭心:爭鬥的心思。
  • 時化:時代的變遷。
  • 耕鑿:耕田和鑿井,指農耕生活。
  • 喜安然:歡喜而平靜。

翻譯

年末穿越風塵與煙霧,連綿的村莊裏芋頭田已經成熟。 道路險峻,楓葉凋落,石頭險峻,桂樹的根懸掛其上。 鹿的圍欄形成了山丘,捕魚的設施阻斷了山澗的泉水。 爭鬥的心思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消逝,農耕生活讓人歡喜而平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年末穿越山村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歲杪涉風煙」一句即點明瞭時間和旅途的艱辛,而「連村熟芋田」則展現了豐收的景象。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路危楓葉斷,石險桂根懸」,傳達了旅途的艱險和自然的壯美。最後兩句「爭心逐時化,耕鑿喜安然」則表達了作者對農耕生活的嚮往和對平靜生活的喜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滿足。

劉永之

元臨江清江人,字仲修,號山陰道士。少隨父宦遊,治《春秋》學,工詩文,善書法。日與楊伯謙、彭聲之輩講論風雅,當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聽辭歸。有《山陰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