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解組:解下官服,指辭官。
- 棲遲:居住,停留。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比喻隱居生活。
- 郿塢:地名,在今陝西省,這裏指富饒之地。
- 金穴:比喻財富聚集之地。
- 寒溪:寒冷的溪流,這裏比喻清貧的生活。
- 石樽:石制的酒器。
- 世故:世間的事情,指社會上的各種事務。
- 擾擾:紛亂,煩擾。
- 昏昏:昏暗,迷茫。
- 吳江:江名,這裏泛指江南水鄉。
- 扁舟:小船。
- 瓦盆:陶製的酒器,這裏指飲酒。
翻譯
辭去官職歸來學習種園,簡居於此暫且守護着簡陋的門戶。 只能憐憫那富饒的郿塢如同金穴,我欲效仿寒溪將清貧注入石樽。 世間的事務無邊無際,紛亂煩擾,人生如同夢境,終究是迷茫昏暗。 何時能再次在吳江上相會,共同泛舟,醉飲於瓦盆之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辭官歸隱後的生活態度和人生感慨。詩中,「解組歸來學種園」展現了詩人迴歸田園的寧靜生活,「棲遲聊復守衡門」則進一步描繪了隱居的簡樸。後兩句通過對「郿塢」與「寒溪」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財富的不屑和對清貧生活的嚮往。最後,詩人以對未來相聚的期待,抒發了對友誼和自由生活的渴望,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高潔情懷。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
楊載的其他作品
- 《 東湖四景爲大尹本齋王侯賦四首 》 —— [ 元 ] 楊載
- 《 奉題伯父雙峯樵隱四首 》 —— [ 元 ] 楊載
- 《 次韻錢唐懷古四首 其一 》 —— [ 元 ] 楊載
- 《 次韻陳子仁黃河二首 其二 》 —— [ 元 ] 楊載
- 《 次韻錢唐懷古四首 其四 》 —— [ 元 ] 楊載
- 《 送人二首 》 —— [ 元 ] 楊載
- 《 題信州先天觀圖二首 》 —— [ 元 ] 楊載
- 《 渡江寄俞仲連 》 —— [ 元 ] 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