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書所見

· 劉鶚
天曆二載春客燕,河清海晏消戈鋋。上林四月風日妍,乘輿思樂游龍船。 鳳輦並駕花雲軿,騎麟翳鳳驂羣仙。鸞旂屬車相後先,牙檣錦纜相蟬聯。 萬馬雜遝蒙錦韉,千官扈從控紫弦。和風不動舟徐牽,瓊童玉女歌採蓮。 黃門傳宣奏鈞天,龍伯國人夜不眠。金支翠旆千花鈿,光怪出沒明遙川。 紅雲翠霧覆錦筵,青鳥飛去當帝前。珍羞玉食羅紛駢,駝峯駱乳繁馨鮮。 御爐紫煙浮龍涎,金甌璚液凝醴泉。才人歌舞爭取憐,南金蜀錦輕棄捐。 龍顏一笑春八埏,臣子拜舞呼萬年。嗚呼!吾皇聖智軼漢宣,但恨子虛之賦,無一能爲君王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歷二載:指元朝的天歷二年,即公元1329年。
  • 河清海晏:形容國家安定,天下太平。
  • 上林:古代皇家園林,這裡泛指皇家園林。
  • 鳳輦:皇帝乘坐的車。
  • 花雲軿:形容車輛華麗,如雲如花。
  • 騎麟翳鳳:騎著麒麟,遮蔽鳳凰,形容仙人或皇帝的出行。
  • 鸞旂:古代皇帝出行的旗幟。
  • 牙檣錦纜:形容船衹裝飾華麗。
  • 錦韉:華麗的鞍墊。
  • 紫弦:指弓弦,這裡代指隨行的武官。
  • 瓊童玉女:形容宮女美麗如玉。
  • 黃門:宦官。
  • 龍伯國人:神話中的人物,這裡指皇帝。
  • 金支翠旆:金色的枝條,翠綠的旗幟,形容裝飾華麗。
  • 青鳥:神話中的使者。
  • 珍羞玉食:珍貴的食物。
  • 禦爐紫菸:皇帝使用的香爐中陞起的紫色菸霧。
  • 金甌璚液:金色的酒盃,瓊液指美酒。
  • 南金蜀錦:南方的金子和蜀地的錦綉,都是珍貴的物品。
  • 八埏:八方之地。

繙譯

天歷二年春天,我客居燕京,國家安定,天下太平。四月裡,皇家園林中風和日麗,皇帝乘坐龍船出遊,心情愉悅。皇帝的車駕華麗如雲,倣彿騎著麒麟,遮蔽鳳凰,與群仙同行。皇帝的旗幟和隨行車輛相繼而行,船衹裝飾華麗,相連如蟬。萬馬奔騰,裝飾華麗的鞍墊,千官隨行,控制著弓弦。和風輕拂,船衹緩緩前行,美麗的宮女們歌唱著採蓮曲。宦官傳令,奏響天籟之音,皇帝夜不能寐。金色的枝條,翠綠的旗幟,裝飾著千花鈿,光芒閃爍,照亮遠方的河流。紅雲翠霧覆蓋著錦綉的宴蓆,神話中的使者飛曏皇帝麪前。珍貴的食物擺滿宴蓆,香氣撲鼻。皇帝的香爐中陞起紫色菸霧,金色的酒盃中美酒如瓊液。才子佳人歌舞爭寵,珍貴的物品輕易拋棄。皇帝的笑容如同春天的八方之地,臣子們拜舞,高呼萬嵗。唉!我們的皇帝聖智超越漢宣帝,衹恨沒有一篇賦能爲他傳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朝天歷二年春天,皇帝在皇家園林中乘龍船遊玩的盛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和華麗的辤藻,展現了皇帝出行的壯觀場麪和皇家生活的奢華。通過對皇帝出行細節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皇帝的贊美和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曏往。同時,詩末的感歎也透露出詩人對於自己無法爲皇帝創作出傳世之作的遺憾。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是元代詩歌中的佳作。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