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圖

帝憂母主重廢嫡,人料子房宜與謀。 盟詛不虞高後劫,卑辭翻爲建成籌。 腹心已去悲歌起,羽翼雖成女禍留。 俱墮術中曾不寤,先生輕出後人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帝憂母主重廢嫡:皇帝擔心母親(呂后)勢力過大,廢黜嫡子。
  • 子房:張良的字,漢初著名謀士。
  • 盟詛:盟約,誓言。
  • 高後:指呂后,漢高祖劉邦的皇后。
  • 卑辭:謙卑的言辭。
  • 建成:指李建成,唐高祖李淵的長子。
  • 悲歌:指《悲歌》,古代楚國的歌曲,此處比喻悲慘的境遇。
  • 羽翼:比喻輔佐的人或力量。
  • 女禍:指因女性引起的禍亂,此處特指呂后。
  • 術中:計謀之中。
  • :醒悟,明白。

翻譯

皇帝擔心母親(呂后)勢力過大,可能會廢黜嫡子,人們認爲張良應該參與謀劃。雖然有盟約未曾預料到呂后的劫持,但張良用謙卑的言辭反而爲李建成籌謀。雖然心腹已去,悲歌四起,羽翼雖成,女禍依舊留存。他們都落入了計謀之中而不自知,先生輕率地出謀劃策,後人爲此感到羞愧。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歷史典故,深刻揭示了權力鬥爭中的複雜關係和人性弱點。詩中,「帝憂母主重廢嫡」一句,即點明瞭皇帝的憂慮,也暗示了呂后的強勢。張良雖智,卻也未能完全預見和防範呂后的野心,顯示出即使是智者也難以完全掌控局勢。最後兩句「俱墮術中曾不寤,先生輕出後人羞」,則是對歷史人物的批評,也是對後人的警示,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洞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