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同別峯

雨灑高城柳散絲,扁舟長憶送君時。 前時書去惟憑客,今日詩成欲語誰? 修竹娟娟當石淨,歸雲故故入山遲。 平生不解求人識,慚愧黃金鑄子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扁舟:小船。
  • 娟娟:形容竹子美好。
  • 故故:故意,特意。
  • 子期:指鍾子期,春秋時期楚國人,與俞伯牙爲知音,後世常用來比喻知音或知己。

翻譯

雨點灑落在高高的城牆上,柳枝像散落的絲線,我常常回憶起與你分別時乘坐的小船。之前寫信給你只能依靠客人傳遞,今日詩作完成,卻不知該向誰訴說。修長的竹子美好地倚在乾淨的石頭旁,歸去的雲朵特意緩緩地進入山中。我一生不求別人認識我,卻感到羞愧,如同用黃金鑄造的鐘子期一樣,希望能有知音。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對知音難尋的感慨。詩中,「雨灑高城柳散絲」描繪了離別時的淒涼景象,而「扁舟長憶送君時」則透露出詩人對往昔時光的懷念。後兩句「前時書去惟憑客,今日詩成欲語誰?」反映了詩人孤獨無助的心境,渴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情。結尾的「平生不解求人識,慚愧黃金鑄子期」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知音的渴望,以及對現實中知音難尋的無奈和自嘲。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追求。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