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關

吾聞紫荊關是古來天險處,勢逼恆嵩抗天柱。棧路迥出青雲端,巖瀑喧豗噴灑長空,對之可以湔塵慮。 往年龍虎紛拿戰血飛,煌煌萬騎關前駐。只今平世天下清,千里桑麻旆旆連郊墅。 行旅不操寸兵,甕城不勞鐵鑄,王元不封函關泥,孫子不書馬陵樹。 關南孤戍夜火稀,關北團茅小家住。今我自西來,飛霜滿衣絮。 林下有高人,怡然此相遇。煙霞郵館午停驂,風雪軒窗夜聯句。 家山咫尺望不迷,寫書先寄賓鴻去。須臾日車飛上扶桑紅,一騎已出東山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荊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中國河北省境內。
  • 恆嵩:恆山和嵩山,均爲中國五嶽之一,恆山位於河北,嵩山位於河南。
  • 抗天柱:比喻山勢高聳,直插雲霄。
  • 棧路:在山崖上鑿石架木而成的窄路。
  • 迥出:遠遠超出。
  • 青雲端:高空。
  • 喧豗:形容水聲喧鬧。
  • 湔塵慮:洗滌塵世的煩惱。
  • 龍虎紛拿:形容戰爭激烈。
  • 煌煌:形容光彩奪目。
  • 甕城:城門外的小城,用以增強防禦。
  • 王元:疑指戰國時期的王賁,曾封函谷關。
  • 孫子:指孫臏,戰國時期軍事家,曾設計馬陵道之戰。
  • 孤戍:孤立的邊防哨所。
  • 團茅:用茅草搭建的小屋。
  • 怡然:愉快、安適的樣子。
  • 煙霞:指山水景色。
  • 郵館:古代的驛站。
  • 停驂:停車。
  • 聯句:兩人或多人各作一句或兩句,組合成一首詩。
  • 家山:家鄉的山。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賓鴻:指傳信的鴻雁。
  • 日車:指太陽。
  • 扶桑:神話中的樹木,太陽升起的地方。

翻譯

我聽說紫荊關自古以來就是天險之地,其險峻之勢可與恆山和嵩山相抗衡,直插雲霄。棧道遠遠地伸出雲端,山崖上的瀑布喧鬧地噴灑在長空之中,面對這樣的景象,可以洗滌塵世的煩惱。

往年這裏戰火紛飛,戰爭激烈,萬馬奔騰,關前駐紮着耀眼的軍隊。如今已是太平盛世,天下清明,千里桑麻連綿不絕,郊野間旌旗招展。

行旅之人不需攜帶任何兵器,城門外的甕城也不需用鐵鑄造,王賁沒有封鎖函谷關,孫臏也沒有在馬陵樹下寫戰書。

關南的孤立哨所夜間的火光稀疏,關北的小屋用茅草搭建。我從西方來,飛霜覆蓋了我的衣絮。

在林間遇到了一位高人,他怡然自得。中午在山水間的驛站停車休息,夜晚在風雪中的軒窗下聯句作詩。

家鄉的山就在不遠處,我並不迷失方向,寫好書信先讓鴻雁帶去。不久太陽的車輪飛上了扶桑樹,我騎馬已出了東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紫荊關的險峻與歷史變遷,通過對比戰亂與太平盛世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生活的珍視。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和歷史典故,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末尾部分,作者與高人的相遇及對家鄉的思念,增添了詩作的情感深度。整體上,這首詩既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又蘊含了深刻的歷史感慨和人文情懷。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