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
- 恆:常常。
- 俯仰:形容生活或處境。
- 自惜:自我憐惜。
- 日晏:天色已晚。
- 絃歌:彈琴唱歌,指保持高雅的生活態度。
- 小人:指品德低下的人。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蘭玉:比喻高潔的人或物。
- 蕭艾:雜草,比喻卑鄙的人或物。
翻譯
在簡陋的房屋中,有一位士人,他閉門不出,常常忍受着飢餓。他對自己的生活和處境感到憐惜,但即便天色已晚,他仍然彈琴唱歌,保持着高雅的生活態度。他認爲那些品德低下的小人並不足以畏懼,而品德高尚的君子或許會見到他。他寧願像蘭花和玉石一樣被摧毀,也不願像雜草一樣生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位在簡陋環境中堅守高潔品質的士人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對卑鄙小人的蔑視。詩中的士人雖然生活困苦,但仍然保持着高雅的生活態度,不願與小人同流合污。這種堅守和追求,體現了作者對高尚品德的崇敬和對卑鄙小人的鄙視,同時也啓示人們在困境中應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