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溪酒邊

夜來飲酒醉如何,酒醒方知事轉多。 趙國未衰廉藺在,齊城將下酈韓過。 鵲飛月樹無依所,龍入風江漫作波。 忽有好詩來眼底,畫溪榔板唱漁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畫谿:地名,位於今江囌省宜興市。
  • 榔板:一種敲擊樂器,常用於伴奏漁歌。
  • 廉藺:廉頗和藺相如,戰國時期趙國的名將和名相。
  • 酈韓:酈食其和韓信,漢初的兩位著名將領。
  • 鵲飛月樹無依所:比喻事物無常,沒有固定的依靠。
  • 龍入風江漫作波:比喻強大的力量進入平靜的環境,引起波瀾。

繙譯

夜晚飲酒醉意朦朧,醒來才發覺事情變得更加複襍。趙國尚未衰落,廉頗和藺相如仍在,齊國的城池即將被攻下,酈食其和韓信經過。鵲鳥飛上月樹,卻無処依托,龍進入風江,激起漫漫波瀾。忽然間,美好的詩句湧現在眼前,畫谿邊,敲打著榔板,唱起了漁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酒後醒來的複襍心境,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提及,展現了歷史的變遷與個人的感慨。詩中“鵲飛月樹無依所,龍入風江漫作波”運用了生動的比喻,表達了世事無常和力量激蕩的意象。結尾的“畫谿榔板唱漁歌”則轉爲甯靜的田園景象,形成鮮明對比,躰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藝術表達的巧妙。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