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雪霽

雪霽山崔嵬,平荒絕人跡。 獵獵大風寒,杳杳遠天碧。 腐儒策蹇驢,覓句繞沙磧。 一吟三徘徊,日卓人影直。 孤鴻雲中來,對我聲嚦嚦。 乃知晴天好,物類各有適。 頃刻片雲生,雪花大如席。 偉哉復偉哉,造物真戲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雪霽 (xuě jì):雪後放晴。
  • 崔嵬 (cuī wéi):形容山勢高峻。
  • 獵獵 (liè liè):形容風聲。
  • 杳杳 (yǎo yǎo):深遠的樣子。
  • 腐儒 (fǔ rú):指迂腐的讀書人,這裡是作者自嘲。
  • 策蹇驢 (cè jiǎn lǘ):騎著跛腳的驢子,形容行動不便。
  • 沙磧 (shā qì):沙漠。
  • 日卓 (rì zhuó):太陽高掛。
  • 孤鴻 (gū hóng):孤獨的鴻雁。
  • 嚦嚦 (lì lì):形容鳥鳴聲。
  • 物類 (wù lèi):萬物。
  • 頃刻 (qǐng kè):片刻,一會兒。
  • 片雲 (piàn yún):一小片雲。
  • 偉哉 (wěi zāi):多麽偉大啊。
  • 造物 (zào wù):指自然或天意。
  • 戯劇 (xì jù):這裡比喻變化無常,出人意料。

繙譯

雪後放晴,山峰高聳入雲,荒涼之地無人蹤跡。寒風呼歗,天空深遠而碧藍。我這個迂腐的讀書人騎著跛腳的驢子,在沙漠中尋找詩句,一邊吟詠一邊徘徊。太陽高掛,人影直立。一衹孤獨的鴻雁從雲中飛來,對著我發出清脆的鳴叫。我這才意識到晴天是多麽美好,萬物各得其所。但轉眼間,一片雲彩飄來,大雪如蓆般落下。多麽偉大啊,自然的變化真是出人意料,如同戯劇一般。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雪後山景的壯麗與荒涼,以及自然變化的不可預測。詩人以自嘲的口吻,描繪了自己在荒涼之地尋找詩句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自然變化無常的感慨。詩中“孤鴻雲中來,對我聲嚦嚦”一句,以孤鴻的鳴叫象征晴天的美好,而“頃刻片雲生,雪花大如蓆”則突顯了自然變化的迅速與壯觀,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深刻觀察和感悟。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