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書事

圖史列坐隅,深居愜幽情。 漢上青山多,開軒眼增明。 白鳥煙際來,清風竹間生。 抱甕汲新井,佳蔬有餘馨。 懶散時自適,收書松下行。 青苔沒屨跡,涼露尚沾纓。 入雲問山寺,忽聞疏磬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圖史:圖書和史籍。
  • :角落。
  • :滿足,暢快。
  • 幽情:深遠的情感或思緒。
  • 漢上:漢水之上,這裏指漢水流域的山。
  • :有窗的長廊或小屋。
  • 白鳥:白色的鳥,如白鷺等。
  • 抱甕:手持甕,指汲水。
  • 餘馨:餘香。
  • :古代的一種鞋。
  • :系在脖子上的帶子,這裏指帽帶。
  • 疏磬:稀疏的磬聲,磬是一種打擊樂器。

翻譯

圖書和史籍擺放在座位的角落,深居簡出的生活滿足了我對幽靜情感的追求。漢水流域的青山連綿,打開窗戶,眼前更加明亮。白色的鳥兒從煙霧繚繞的遠方飛來,清風在竹林間自然生成。我手持甕從新井中汲水,新鮮的蔬菜散發着餘香。懶散自在時,我收起書本在松樹下行走。青苔覆蓋了我的鞋跡,涼爽的露水還沾溼了我的帽帶。走進雲霧中,詢問山中的寺廟,忽然聽到遠處傳來的稀疏磬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隱居的寧靜畫面,通過「圖史」、「青山」、「白鳥」、「清風」等自然元素,表達了作者對幽靜生活的嚮往和滿足。詩中「抱甕汲新井,佳蔬有餘馨」展現了簡單生活的自給自足和田園樂趣。結尾的「入雲問山寺,忽聞疏磬聲」則增添了一絲超脫塵世的禪意,使整首詩的意境更加深遠。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