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遊曲同張貞居遊石湖和楊廉夫韻

· 顧瑛
真娘墓下花溟濛,碧梢小鳥啼春風。 蘭舟搖搖落花裏,唱徹吳歌弄吳水。 十三女子楊柳門,青絲盤髻鬱金裙。 折花賣眼一回步,蛺蝶雙飛上春墓。 老仙醉弄鐵笛來,璚花起作迴風杯。 興酣鯨吸瑪瑙碗,立按鳴箏促象板。 午光小落行春西,碧桃花下題新題。 西家忽遣青鳥使,致書殷勤招再四。 當筵奪得鳳頭箋,大寫仙人蹋鞠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真娘墓:指傳說中的美女真娘的墓地。
  • 溟濛:形容景色模糊不清。
  • 吳歌:指吳地的民歌。
  • 鬱金裙:用鬱金香染色的裙子,此處形容女子服飾華麗。
  • 賣眼:用眼神示意,此處指女子用眼神傳遞情感。
  • 蛺蝶:蝴蝶的一種。
  • 璚花:指美玉般的花朵,比喻珍貴美麗。
  • 迴風杯:形容酒杯在風中旋轉。
  • 鯨吸:形容飲酒量大。
  • 鳴箏:彈奏箏,一種古代樂器。
  • 象板:古代打擊樂器。
  • 青鳥使:指傳遞消息的使者。
  • 蹋鞠:古代的一種球類遊戲。

翻譯

在真娘墓下,花影朦朧,春風中傳來小鳥的啼鳴。蘭舟輕輕搖曳在落花之中,歌聲迴盪,吳地的歌謠在水面上飄揚。十三歲的少女站在楊柳掩映的門前,頭上盤着青絲髻,身穿鬱金色的裙子。她用眼神示意,緩緩走過,蝴蝶成雙成對飛向春天的墓地。老仙人醉醺醺地吹着鐵笛前來,美玉般的花朵在風中旋轉,彷彿在敬酒。興致高漲時,他大口飲下瑪瑙碗中的酒,隨即彈起箏,敲擊象板,節奏急促。午後的陽光稍稍偏西,我們在碧桃花下題寫新的詩句。忽然,西家的使者送來了書信,殷勤地一再邀請。在宴會上,我奪得了鳳頭箋,大筆一揮,寫下了仙人玩蹋鞠的篇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日遊湖的生動畫面,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真娘墓下的花影、春風中的小鳥、搖曳的蘭舟以及唱着吳歌的少女。詩中「老仙醉弄鐵笛來」等句,展現了仙人般的逍遙自在,而「璚花起作迴風杯」則巧妙地以花喻酒,增添了詩意。結尾處的「蹋鞠篇」則體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追憶與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春天和生活的熱愛。

顧瑛

元崑山人,一名德輝,又名阿瑛,字仲瑛,號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節讀書。築園池名玉山佳處,日夜與客置酒賦詩,四方學士鹹至其家。園池亭榭之盛,圖史之富,冠絕一時。嘗舉茂才,授會稽教諭,闢行省屬官,皆不就。張士誠據吳,欲強以官,乃去隱嘉興之合溪。母喪歸,士誠再闢之,遂斷髮廬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