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倏忽光陰,四大浮空,是非久堅。這輪迴誰保,朝昏徹彼,家緣恩愛,系絆遷延。一個真靈,千生萬劫,苦海浮沉逐孽緣。當須悟,在伊家慷慨,生死爭先。 聰明切聽微言。好放下閒愁搜妙玄。認貧閒寂淡,休生惡勘,元初一點,擺出新鮮。直正無私,常行平等,坦蕩逍遙任自然。真功行,向閒中慢慢,積累成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倏忽(shū hū):迅速,極快。
  • 四大:佛教用語,指地、水、火、風四種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
  • 浮空:虛幻不實。
  • 是非:對錯,善惡。
  • 輪迴:佛教用語,指生死循環不斷。
  • 家緣:家庭和緣分。
  • 系絆:束縛,牽絆。
  • 真靈:真正的靈魂或精神。
  • 千生萬劫:無數次的生死輪迴。
  • 孽緣:惡緣,不好的緣分。
  • 徹彼:徹底,透徹。
  • 慷慨:豪爽,不吝嗇。
  • 微言:精妙的言論。
  • 閒愁:無謂的憂愁。
  • 搜妙玄:探求深奧的道理。
  • 貧閒寂淡:貧窮而閒適,淡泊名利。
  • 元初一點:最初的本源,指人的本性。
  • 直正:正直,真誠。
  • 平等:公平,無差別。
  • 坦蕩:心胸開闊,無拘無束。
  • 逍遙: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 真功行:真正的修行。

翻譯

光陰迅速流逝,四大元素虛幻不實,是非善惡長久堅固。這樣的生死輪迴誰能保證,朝昏之間徹底透徹,家庭和緣分的愛恨,牽絆着遷延不前。一個真正的靈魂,經歷無數次的生死輪迴,在苦海中浮沉追逐着惡緣。應當覺悟,在你家慷慨地面對生死,爭先恐後。

聰明人應該聽取精妙的言論,放下無謂的憂愁,探求深奧的道理。認識貧窮而閒適,淡泊名利,不要產生惡念,最初的本源一點,擺出新鮮的態度。真正無私,常常行平等,坦蕩逍遙任自然。真正的修行,要在閒暇中慢慢積累,最終達到千。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地探討了人生的無常和修行的真諦。通過「倏忽光陰」和「四大浮空」的描繪,表達了時間的迅速流逝和物質的虛幻不實,進而引出對生死輪迴和家庭愛恨的深刻反思。詩中倡導放下世俗的憂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深奧的道理,體現了淡泊名利、正直無私的生活態度。最後強調真正的修行需要慢慢積累,任自然而行,達到心靈的坦蕩和逍遙。

譚處端

元道士。東牟人,字通正,初名玉,號長真子。博學,工草隸書。師王重陽,傳襲其道,往來於洛川之上。有《水雲前後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