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舉待制以京口海上口號見寄瑛以吳下時事答之五首

· 顧瑛
紅綠油牌去復來,長身碧眼更䪹腮。 口傳催辦軍需事,一日能無一百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油牌:古代官員出巡時所持的標誌牌。
  • 碧眼:指眼睛顏色深綠,形容人。
  • 䪹腮:(pái sāi),指臉頰寬大。
  • 軍需:軍隊所需的物資。

翻譯

紅綠相間的油牌來來去去,那長身碧眼、臉頰寬大的人再次出現。 他口中傳來的,是催促辦理軍需物資的事務,一天之內,這樣的催促不下百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個官員頻繁催促軍需物資的情景,生動地展現了當時軍務的緊迫和繁忙。詩中「紅綠油牌」和「長身碧眼」等形象描繪,增強了場景的視覺衝擊力,同時也反映了官員的權威和忙碌。通過「一日能無一百回」的誇張表達,深刻揭示了軍需物資調配的頻繁和緊急,體現了詩人對時事的敏銳觀察和深刻理解。

顧瑛

元崑山人,一名德輝,又名阿瑛,字仲瑛,號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節讀書。築園池名玉山佳處,日夜與客置酒賦詩,四方學士鹹至其家。園池亭榭之盛,圖史之富,冠絕一時。嘗舉茂才,授會稽教諭,闢行省屬官,皆不就。張士誠據吳,欲強以官,乃去隱嘉興之合溪。母喪歸,士誠再闢之,遂斷髮廬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