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鸞

蝦鬚初揭。正社日停針,窗風鳴鐵。懶自梳妝,亂挽鬟兒非滑。追想昨宵瞥見,有多少、動情誰說。枉在屏風背後,立歪羅襪。 聽玉人言去苦難泄。任樹上黃鶯嘆離別。強欲排餘恨,反寸腸悲裂。試使侍兒挽住,想未離、畫橋東折。傳道行蹤已遠,但垂楊煙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蝦鬚:指簾子的流蘇,因其細長似蝦鬚而得名。
  •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通常在春分和秋分。
  • 停針:指停止刺繡或縫紉,表示休息或因某種原因停工。
  • 窗風鳴鐵:指風吹動窗戶上的鐵片發出聲響。
  • 鬟兒:古代婦女的髮髻。
  • 瞥見:短暫地看見。
  • 屏風:用來遮擋或裝飾的傢俱,通常有圖案。
  • 羅襪:指女子的襪子,質地輕薄。
  • 玉人:指美麗的女子。
  • 黃鶯:一種鳥,常用來象徵春天的到來或美好的聲音。
  • 寸腸悲裂:形容極度悲傷,心如刀割。
  • 侍兒:侍女。
  • 畫橋:裝飾華麗的橋樑。
  • 垂楊:垂柳,常用來形容離別或思念。
  • 煙結:煙霧繚繞的樣子,形容景物模糊不清。

翻譯

簾子的流蘇剛剛揭開,正是社日,停止了刺繡,窗外的風使鐵片發出聲響。懶得自己梳妝,隨意挽起髮髻,不再光滑。回想昨晚短暫的一瞥,有多少動情的事情難以言說。白白地站在屏風後面,腳下的羅襪都站歪了。

聽到美人的話卻難以泄露,任由樹上的黃鶯嘆息離別。勉強想要排解心中的恨意,反而讓內心更加悲痛欲絕。試着讓侍女挽留,想象她還未離開,還在畫橋的東端徘徊。傳來的消息說她已經遠去,只剩下垂柳在煙霧中繚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女子在社日停工時的孤寂心情和對心上人的思念。詩中通過「蝦鬚初揭」、「窗風鳴鐵」等細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又略帶憂鬱的氛圍。女子的「懶自梳妝」和「亂挽鬟兒」反映出她的心不在焉和對往事的追憶。詩的後半部分,通過「黃鶯嘆離別」和「寸腸悲裂」等表達,深刻描繪了女子內心的痛苦和對離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元代無名氏的詩歌才華。

無名氏

元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