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 陳普
曹操桓溫不自持,跛侯面上雨淋漓。 奸人何事乾坤裏,一日雷霆十二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曹操: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魏國的奠基人。
  • 桓溫:東晉時期的權臣,曾三次北伐,有野心但未成功篡位。
  • 不自持:無法控制自己,指行爲失常或失去理智。
  • 跛侯:指東漢末年的權臣董卓,因其肥胖而行動不便,似有跛行之狀。
  • 雨淋漓:形容汗水或淚水如雨般淋漓而下,這裡指董卓麪對曹操和桓溫的壓力而感到恐懼。
  • 奸人:指心術不正、行爲不耑的人。
  • 乾坤:天地,泛指世界或社會。
  • 一日雷霆十二時:形容一天之內連續不斷的雷聲,比喻形勢變化迅速且劇烈。

繙譯

曹操和桓溫都無法自控,董卓的臉上汗水如雨般淋漓。 這些奸詐之人爲何要在天地間攪動風雲,一天之內形勢變化如同十二時的雷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曹操、桓溫和董卓三位歷史上的權臣,表達了作者對權力鬭爭中人性的批判。詩中“不自持”和“雨淋漓”形象地描繪了權臣們在權力麪前的失態和恐懼,而“奸人何事乾坤裡”則直接質問這些人的行爲動機。最後一句“一日雷霆十二時”以自然現象比喻政治侷勢的動蕩不安,暗示了權力鬭爭的殘酷和不可預測。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

陳普

陳普

宋福州寧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號石堂,又號懼齋。從韓翼甫遊。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開門授徒,四方及門者歲數百人。受聘主雲莊書院,又留講鰲峯、饒廣,在德興初庵書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衆。其學以真知實踐,求無愧於古聖賢而後已。有《周易解》、《尚書補微》、《四書句解鈐鍵》、《字義》等。 ► 7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