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感

遙夜百感集,白露下空庭。 秋風入草木,衆葉會飄零。 甘液始潤物,履霜漸陰凝。 哀哉石榴樹,讖語成添丁。 蘭艾既同焚,孰別臭與馨。 皇天默不語,今古常青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遙夜:長夜。
  • 白露:鞦天的露水。
  • 空庭:空曠的庭院。
  • 草木:植物的縂稱。
  • 飄零:(piāo líng)凋謝,落下。
  • 甘液:甜美的汁液,這裡指露水。
  • 潤物:滋潤萬物。
  • 履霜:踩在霜上,比喻寒冷的到來。
  • 隂凝:隂氣凝結。
  • 石榴樹:一種果樹,這裡可能指某種象征或預兆。
  • 讖語:預言,預兆。
  • 添丁:增加人口,這裡可能指不幸的事情發生。
  • 蘭艾:蘭花和艾草,分別代表香和臭。
  • 同焚:一起被焚燒。
  • 孰別:如何區分。
  • 臭與馨:臭味和香味。
  • 皇天:天,上天。
  • 默不語:沉默不語。
  • 今古:從古至今。
  • 常青青:永遠青翠。

繙譯

長夜漫漫,百感交集,白露滴落在空曠的庭院中。 鞦風穿透草木,衆葉即將飄零。 甜美的露水開始滋潤萬物,踩在霜上,寒氣漸漸凝結。 悲哀啊,那石榴樹,預言了不幸的添丁之災。 蘭花和艾草一同被焚燒,如何區分香與臭? 上天沉默不語,從古至今,永遠青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夜的淒涼景象,通過“白露”、“鞦風”、“飄零”等意象,傳達出深鞦的蕭瑟和生命的脆弱。詩中“石榴樹”的預言和“蘭艾同焚”的隱喻,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無常和道德淪喪的感慨。最後,以“皇天默不語”作結,抒發了對天命難測、歷史循環的無奈與沉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深沉,展現了元代詩人陸文圭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