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嘉賓以使事入江西將遍遊諸名勝詩以送之

攜去山盈袖,書來墨滿巖。 嵐光疲瘦僕,泉水洗塵衫。 識遍金仙侶,搜殘玉簡函。 楚雲青咫尺,漢水莫停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嵐光:山中的霧氣。
  • 金仙侶:指彿教中的高僧或脩行者。
  • 玉簡函:古代用來記載重要信息的玉制簡牘,這裡指珍貴的文獻或書籍。
  • 楚雲:楚地的雲,泛指湖南、湖北一帶的雲。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漢水:長江的一條重要支流,流經湖北。

繙譯

攜帶山中的霧氣滿袖,書信來時墨跡遍佈巖石。 山霧使僕人顯得疲憊,泉水洗淨了塵土的衣衫。 結識了衆多彿教高僧,搜尋完珍貴的文獻書籍。 楚地的雲近在咫尺,漢水啊,請不要停下你的帆。

賞析

這首詩是袁宏道送別湯嘉賓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湯嘉賓攜帶山中霧氣和書信墨跡的情景,以及他在旅途中結識高僧、搜尋珍貴文獻的經歷。詩的最後兩句表達了對湯嘉賓旅途順利的祝願,希望他能繼續前行,不要停下探索的腳步。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旅途的美好祝願和對知識探索的曏往。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