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道中次雨泉使君韻

於役戒晨徵,春入湘西路。 方停永豐節,忽返黃茆馭。 道有荷薪者,相驚問何故。 豈急蒼生病,豈勤紫芝晤。 使君自有真,勞勞非所悟。 語終忽我辭,飄飄若鴻翥。 因之念故人,伐木鳥聲數。 感慨思其言,似知出與處。 回首欲叩之,夜雨鳴空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於役:從事勞役。
  • 晨徵:清晨出發。
  • 永豐節:永豐的節日或慶典。
  • 黃茆馭:黃茆,一種草本植物;馭,駕馭,這裏指乘坐。
  • 荷薪者:背柴的人。
  • 蒼生:百姓。
  • 紫芝晤:紫芝,一種珍貴的菌類,象徵高貴;晤,會面。
  • 使君:對官員的尊稱。
  • 飄飄若鴻翥:飄飄,輕盈的樣子;鴻翥,大雁飛翔。
  • 伐木鳥聲數:伐木時鳥的叫聲。
  • 出與處:出仕與隱居。

翻譯

清晨出發去勞作,春天進入了湘西的道路。 剛剛停下永豐的慶典,忽然又乘着黃茆草車返回。 路上遇到背柴的人,他們驚訝地互相詢問原因。 難道是爲了急迫地解救百姓的疾苦,難道是爲了頻繁地與高貴之人會面? 使君自有他的真實意圖,這些勞苦並非我所理解。 說完後他忽然離開,輕盈如大雁飛翔。 因此我想起了故人,伐木時鳥兒的叫聲不斷。 感慨地思考他的話,似乎知道出仕與隱居的道理。 回頭想要再次詢問他,夜雨卻在空樹中鳴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清晨出發勞作,途中遇到背柴人的情景,通過對話展現了詩人對於使君行爲的疑惑與不解。詩中「飄飄若鴻翥」形容使君離去時的輕盈,與「夜雨鳴空樹」形成對比,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悽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出仕與隱居的深刻思考。

陳一鬆

陳一鬆,字宗巖。海陽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進士,選庶吉士。除兵部主事,遷湖廣僉事,歷官至工部侍郎。有《玉簡山堂集》。清光緒《海陽縣誌》卷三七有傳。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