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別來能幾日,不覺漸成寒。 風景他鄉異,梅花兩地看。 渡江人慾倦,臨水路偏難。 尚笑絺衣在,聽砧夜向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絺衣(chī yī):細葛布製成的衣服,夏季常穿。
  • (zhēn):搗衣石,這裏指搗衣聲。

翻譯

離別似乎才過了不久,不知不覺間寒意漸濃。 風景在他鄉顯得格外不同,梅花在兩地都能觀賞。 渡過江河的人已感到疲倦,面對水邊的路更是艱難。 我仍穿着夏日的細葛布衣,夜晚聽着搗衣聲,直到夜色將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渡江人的旅途感受,表達了離別後的孤寂與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風景他鄉異,梅花兩地看」巧妙地以梅花爲媒介,展現了異鄉的孤獨與對往昔的懷念。末句「尚笑絺衣在,聽砧夜向殘」則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達了旅途的艱辛與夜晚的漫長,以及對家鄉的深深思念。

陳邦彥

陳邦彥

明廣東順德人,字令斌。爲諸生,意氣豪邁。福王時,詣闕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鍵讀而偉之。既即位,授監紀推官。未任,舉於鄉。以蘇觀生薦,改職方主事,監廣西狼兵,授贛州。至嶺,聞隆武帝敗,乃止。西行謁桂王,擢兵科給事中。旋聞桂王兵敗,避居山中。清兵破廣州,觀生死。邦彥乃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與諸生朱學熙據城固守。城破被執,不食五日,被害。永曆諡忠憫,贈兵部尚書。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