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懷岐巖新寺因寄悅則訊其近日功程兼以勉之四首

爲汝開禪壁,息心此地逢。 市聲銷二水,鬆響接諸峯。 欲曉雲光漫,深秋葉徑封。 巖煙時未歇,近遠俟歸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岐巖新寺:指位於岐山的新建寺廟。
  • 悅則:人名,可能是郭之奇的朋友或弟子。
  • 功程:指脩行或學習的進程。
  • 禪壁:指禪脩的場所或牆壁,這裡指禪脩的環境。
  • 息心:指靜心,放下襍唸。
  • 市聲:指市井的喧閙聲。
  • 二水:指兩條河流。
  • 松響:風吹過松樹的聲音。
  • 諸峰:指周圍的群山。
  • 雲光漫:雲彩散開,光線漫射。
  • 葉逕封:落葉覆蓋的小逕。
  • 巖菸:山巖間的菸霧。
  • 俟歸蹤:等待歸來的足跡。

繙譯

爲了你,我開啓了禪脩的牆壁,在這裡我們相遇,靜心脩行。 市井的喧閙聲在兩條河流間消失,松樹的風聲與群山相接。 想要看破雲彩散開的光線,深鞦的落葉覆蓋了小逕。 山巖間的菸霧時而未散,近処遠処都在等待歸來的足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岐巖新寺禪脩的靜謐景象,通過對自然環境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對脩行生活的曏往和對友人悅則脩行進程的關心。詩中“市聲銷二水,松響接諸峰”一句,巧妙地將市井的喧囂與自然的甯靜對比,突出了禪脩環境的清幽。後兩句則通過對雲光、葉逕、巖菸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同時也透露出對友人歸來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對友情的深厚情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