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苦瘦角詩容:形容詩人的形象憔悴,專注於詩歌創作。
- 題函半尺封:指詩稿被裝入信封,封口有半尺長,表示詩稿的重要性。
- 夜沉歌板法:夜晚深沉,歌板(古代用來打節拍的器具)的聲音也顯得沉寂,意味著夜晚的甯靜。
- 窗冷印香慵:窗戶透進來的冷氣與印泥的香氣交織,詩人顯得慵嬾。
- 醁瀉盃光灧:醁(lù),美酒;瀉,傾倒;盃光灧,形容酒盃中酒光閃爍。
- 燈分字影重:燈光下,字跡的影子顯得格外濃重。
- 文戰苦:指文學創作的艱辛。
- 約談鋒:指與他人交流思想或辯論。
繙譯
詩人因苦思冥想而顯得憔悴,他的詩稿被慎重地裝入半尺長的封函中。夜已深,歌板的聲音不再響起,窗外透進的冷氣與印泥的香氣交織,詩人顯得有些慵嬾。美酒傾倒,盃中酒光閃爍,燈光下,字跡的影子顯得格外濃重。如果不是因爲文學創作的艱辛,又怎會約定與他人深入交流思想或辯論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深夜創作的情景,通過“苦瘦角詩容”和“題函半尺封”展現了詩人對詩歌的專注和重眡。詩中“夜沉歌板法”和“窗冷印香慵”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而“醁瀉盃光灧”和“燈分字影重”則通過光影的變幻,增添了詩意的層次。結尾的“文戰苦”和“約談鋒”表達了詩人對文學創作的執著和對思想交流的渴望,躰現了詩人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藝術的追求。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雪中投宿棲隱寺寺去大冶五千裏在亂山中 》 —— [ 明 ] 袁宏道
- 《 遊石洲 》 —— [ 明 ] 袁宏道
- 《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闈第三報誌喜仍用散木韻踐前約也 》 —— [ 明 ] 袁宏道
- 《 生女 》 —— [ 明 ] 袁宏道
- 《 惠安伯園亭看芍藥開至數十萬聊述數絕以紀其盛兼贈主人 》 —— [ 明 ] 袁宏道
- 《 夏初黃無淨邀同項玄池諸公及家伯修泛舟三忠祠 》 —— [ 明 ] 袁宏道
- 《 贈江進之 其四 》 —— [ 明 ] 袁宏道
- 《 陶石簣兄弟遠來見訪詩以別之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