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如膏乃過多反不見其可喜竟日閉戶相守不敢憎也而詩以商之

青陽開動初,膏雨發榮繼。 光含品象熙,潤及根荄細。 晨夕滿盈餘,濊澤翻疑滯。 沉煙挾戾陰,春軟遂莫制。 過泄滋物心,未知息時計。 易競草木情,節令同搖曳。 淫溢東風顏,汩沒隨人世。 舞鳥輕落花,殘芳積幽砌。 清溪瀉碧苔,奔潮無靜勢。 獨有閉關人,守足怯塗泥。 覽察冥所思,聞見紛相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陽:春天。
  • 膏雨:滋潤的春雨。
  • 品象:萬物。
  • 根荄:植物的根部。
  • 濊澤:深廣的水澤。
  • 沉煙:濃重的霧氣。
  • 戾陰:陰冷。
  • 過泄:過度排泄,此處指雨水過多。
  • 滋物心:滋潤萬物的心意。
  • 易競:容易競爭。
  • 節令:時節。
  • 淫溢:過度氾濫。
  • 汩沒:淹沒。
  • 塗泥:泥濘的路面。

翻譯

春天開始萌動,滋潤的春雨隨之而來。陽光溫暖,萬物繁榮,雨水滋潤着細小的根部。晨夕之間,雨水充盈,深廣的水澤反而讓人懷疑停滯。濃重的霧氣夾帶着陰冷,春天的柔軟難以控制。雨水過多,雖然本意是滋潤萬物,但不知何時才能停止。草木之情容易競爭,時節也隨之搖擺。東風過度氾濫,淹沒在這人世間。飛鳥輕落在落花上,殘留的芳香積聚在幽靜的臺階。清澈的溪水流過碧綠的苔蘚,奔涌的潮水沒有平靜之勢。只有閉門不出的人,守着腳下的泥土,怯於踏出泥濘的路面。觀察思考深邃的事物,所聞所見紛紛逝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雨過多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界細膩的觀察,表達了雨水雖好,但過多則反成災害的哲理。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青陽」、「膏雨」、「品象」等,構建了一個生機勃勃卻又略帶憂鬱的春日圖景。通過對「過泄滋物心」和「易競草木情」的描寫,詩人巧妙地傳達了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和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對生命哲理的深刻洞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