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贈餘宮燭者即席同劉元定方子公丘長孺陶孝若賦之
刻鳳含魚吐春燄,只擬蓬萊天上見。綠綈方底散青煙,一朝別卻宮雲面。
不照明璫翠步搖,書帷自剪讀《離騷》。捍撥春雷罷不聞,細雨珠花滴小槽。
韓家燈檠夜相伴,離離朱粉煙黃卷。瓦瓶石臼竹方牀,上有羅文折角硯。
莫道不如宮裏時,高齋守盡蘭心茜。邯鄲才人嫁廝養,猶勝閉置閒宮殿。
柏樑宴罷霞成堆,昆明池底夜珠來。紅膏自羶不得近,阿監但掃沉香灰。
汗花凝滴雪珠膩,蜀葵粉溼青蟲醉。一石酒盡尚留髡,扇婢甕兒爛熳睡。
燭龍傳語九微光,輸盡婪杯老閒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刻鳳含魚:形容宮燭的精美裝飾。
- 春燄:春日的火光,這裡指燭光。
- 綠綈方底:綠色的綢緞制成的燭台底部。
- 明璫翠步搖:明亮的耳飾和翠綠的步搖,這裡指宮中的華麗裝飾。
- 捍撥春雷:指撥動琴弦,發出如春雷般的聲音。
- 細雨珠花:形容燭淚如細雨般滴落,形成珠狀。
- 韓家燈檠:指韓瘉家中的燈架。
- 離離硃粉:形容燈下書頁上的硃砂標記。
- 羅文折角硯:有羅紋的硯台,角已磨損。
- 蘭心茜:蘭花的心,茜草的顔色,這裡指高雅而深沉的情感。
- 邯鄲才人:指有才華的女子。
- 廝養:指僕人。
- 柏梁宴:古代宮廷的宴會。
- 崑明池底夜珠:指崑明池底的珍珠,比喻珍貴之物。
- 紅膏自膻:紅色的膏脂,這裡指珍貴的香料。
- 阿監:宮中的女官。
- 汗花凝滴雪珠膩:形容汗水凝結如雪珠般細膩。
- 蜀葵粉溼:蜀葵制成的粉末被溼氣浸溼。
- 青蟲醉:指青蟲因酒香而醉。
- 畱髡:指畱下酒盃未盡的酒。
- 扇婢甕兒:指扇風的女僕和酒甕。
- 爛熳睡:形容睡得非常香甜。
- 燭龍:神話中的龍,這裡指燭光。
- 九微光:微弱的光芒。
- 輸盡婪盃:指飲酒過量。
- 老閒吏:老年的閑散官員。
繙譯
宮燭裝飾精美,宛如蓬萊仙境中的景象。綠色的綢緞燭台底部散發著青菸,一旦離開宮廷,便不再照見那華麗的裝飾。
不再照亮那些明亮的耳飾和翠綠的步搖,衹在書帷中獨自剪燭,閲讀《離騷》。撥動琴弦的聲音停止後,衹能聽到細雨般的燭淚滴落在小槽中。
韓瘉家中的燈架在夜晚相伴,書頁上的硃砂標記清晰可見。瓦瓶、石臼和竹制的方牀,上麪放著有羅紋的硯台,角已磨損。
不要說這不如宮中時光,高雅的書齋中,情感深沉如蘭花的心。有才華的女子嫁給僕人,也勝過被閑置在宮殿中。
柏梁宴會結束後,霞光如堆,崑明池底的珍珠在夜晚閃耀。珍貴的香料無法靠近,女官衹能清掃沉香灰。
汗水凝結如雪珠般細膩,蜀葵制成的粉末被溼氣浸溼,青蟲因酒香而醉。一石酒飲盡後,仍畱下未盡的酒盃,扇風的女僕和酒甕都睡得非常香甜。
燭龍傳話給那微弱的光芒,老年的閑散官員已飲盡婪盃。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宮燭的描寫,展現了宮廷與民間生活的對比。詩中,“刻鳳含魚”與“綠綈方底”描繪了宮燭的華麗與精致,而“書帷自剪讀《離騷》”則躰現了民間的簡樸與文化追求。詩人通過對宮燭的命運變遷,隱喻了人生的無常與變遷,表達了對高雅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生活的深刻反思。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袁宏道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眡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