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湖蠶:指在湖邊飼養的蠶。
- 吐練:吐絲。
- 練光如水:形容蠶絲光澤如水。
- 葉娘:指養蠶的婦女。
- 金閶:地名,在今江蘇省蘇州市。
- 綾絨:一種織物,綾指細薄的絲織品,絨指細軟的短毛。
- 生作紗:製成紗。
- 桃盡蟲魚與花蕊:指織物上的圖案,包括蟲、魚和花蕊。
- 宮樣:宮廷中的樣式。
- 新機:新的織造技術或樣式。
- ?(fān)絲:指織造的絲線。
- 解戶:解除戶籍,指離開家鄉。
- 塘長:管理水塘的小官。
- 頭運:指第一批運送。
翻譯
湖邊的蠶兒吐出的絲光澤如水,葉娘在金閶裏夜以繼日地織造。 她們熟練地製作綾絨,又能巧妙地織成紗,圖案中盡是蟲魚和花蕊。 每年宮廷的樣式都在更新,一個蠶兒能織出多少絲線呢? 父親即將離開家鄉,哥哥是管理水塘的小官,官家在五月時運送第一批絲織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江南地區絲綢生產的繁忙景象。通過「湖蠶吐練光如水」和「葉娘夜織金閶裏」等句,生動展現了蠶絲的光澤和婦女們辛勤的織造工作。詩中「年年宮樣換新機」反映了當時絲綢織造技術的不斷進步,而「父當解戶兄塘長」則透露出家庭成員各自承擔的社會角色。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江南絲綢的美,也體現了當時社會的生產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