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江進之別詩

橫將一尺素,寫出消魂別。 淚深筆波紅,情苦絹文裂。 事君才兩載,相期礪高節。 有過必直陳,無憂不共切。 密意臭蘭旃,奇談飛金屑。 案牘與文史,一一相商決。 對客語如綿,當機鋒似鐵。 喜怒性情真,緩急肝腸熱。 所以小修言,江郎吳令傑。 官雖暫時離,交豈中道輟。 古井絕回波,深山無化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dá):答。
  • 消魂:極度悲傷或激動。
  • 絹文裂:絹帛上的紋理裂開,形容情感激動到極點。
  • (lì):磨礪,比喻鍛鍊。
  • 臭蘭旃 (chòu lán zhān):比喻深厚的友情。臭,同「嗅」,這裏指氣息相投;蘭旃,香草,比喻友誼。
  • 金屑:比喻珍貴的言辭。
  • 案牘 (àn dú):公文。
  • 當機:關鍵時刻。
  • 性情真:性情真實。
  • 肝腸熱:形容情感熱烈。
  • 中道輟 (chuò):中途停止。
  • 古井絕回波:比喻情感深沉,不再波動。
  • 深山無化雪:比喻情感永恆不變。

翻譯

橫着展開一尺素絹,寫下這令人心碎的離別。淚水深沉,染紅了筆尖的墨跡,情感痛苦,彷彿絹帛都要裂開。與你共事不過兩年,卻期待着共同磨礪高尚的節操。有過錯必定直言相告,無擔憂不是共同承擔。深厚的情誼如同蘭花的香氣,奇妙的談論如同飛散的金屑。公文與文史,一一相互商討決定。面對客人言語溫柔如綿,關鍵時刻卻鋒利似鐵。喜怒哀樂性情真實,急緩之間肝腸熱烈。所以小修說,江郎是吳令的傑出人物。雖然官職暫時分離,但交情豈能中途斷絕。古井不再有回波,深山中的雪永不融化。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與江進之深厚的友情和不捨的離別之情。詩中,「橫將一尺素,寫出消魂別」直接描繪了離別的痛苦,而「淚深筆波紅,情苦絹文裂」則通過誇張的修辭手法,進一步強化了情感的激烈。後文通過回憶共同的經歷和相互的承諾,展現了兩人之間堅不可摧的友誼。結尾的「古井絕回波,深山無化雪」則是對這份友情永恆不變的堅定信念的表達。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間的深厚情誼和崇高節操。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