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八景環城榕色

玉川如帶繞城陰,入眼叢青翠影侵。 已淈污泥從水出,遙參碧漢倩雲禁。 連翩各有扶疏質,獨立猶餘蕭颯心。 不信鬆寒非可並,多年海國挺孤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榕城:指福州,因盛産榕樹而得名。
  • 玉川:這裡比喻環繞城市的河流。
  • (gǔ):攪渾,弄亂。
  • 碧漢:碧空,天空。
  • 扶疏:枝葉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 蕭颯:形容風聲或樹木枝葉等發出的聲音,給人以淒涼感。
  • 不信松寒非可竝:不相信松樹的寒冷不能與之相比。
  • 海國:指沿海地區。
  • 孤森:孤獨而茂密的樹林。

繙譯

福州城被一條如玉帶般的河流環繞,城隂之下,叢叢翠綠的榕樹影影綽綽。它們從渾濁的泥水中挺立而出,遙望天空,倣彿要與碧空相接,被雲彩所遮蔽。榕樹枝葉茂盛,高低疏密有致,每一棵都展現出獨特的風姿,即使獨立也保持著淒涼的風韻。不相信有任何松樹的寒冷能與之相比,多年在海邊的孤寂之地,它們孤獨而茂密地生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福州城特有的榕樹景觀,通過生動的意象和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榕樹從汙泥中挺立、曏天空伸展的堅靭與美麗。詩中“玉川如帶繞城隂”一句,以玉帶比喻河流,形象地勾勒出城市的輪廓。後文通過對榕樹枝葉的描繪,傳達出其獨特的風姿和淒涼的美感,表達了對榕樹堅靭生命力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榕樹在海國孤寂之地孤獨而茂密生長的景象。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