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燕二主後燕二主西燕二主北燕二主南燕二主附馮跋馮弘

東胡別種據幽燕,爲北爲南近百年。 大單于始慕容廆,子皝孫俊並豪賢。 王爵本繇司馬錫,帝名忽向五胡編。 能除石虎又一虎,諸葛恢言豈不然。 自從滅魏除石閔,豈知執煒是符堅。 鮮卑四萬長安入,雌雄雙燕何翩翩。 白虜重來五將出,魚羊食人人似煙。 垂藉父兄修舊業,寶迷堂搆覆新椽。 南北初分德與盛,一紀齊傾空再傳。 中原馮跋因胡土,優遊壽考席夷旃。 元魏開疆及冀北,龍城君適野誰憐。 夏變於夷終若此,何人復繼徙戎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胡:古代中國北方的一個民族,後被匈奴所滅。
  • 幽燕:古代地名,指今天的河北省北部及遼寧省南部一帶。
  • 大單于:匈奴的最高統治者稱號。
  • 慕容廆: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燕的開國君主。
  • 皝孫俊:指慕容皝和慕容俊,前燕的兩位君主。
  • 石虎: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的君主。
  • 諸葛恢: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孫子。
  • 石閔:後趙的將領,後被慕容儁所殺。
  • 符堅:前秦的君主,曾統一北方。
  • 鮮卑:古代中國北方的一個民族。
  • 白虜:對鮮卑族的蔑稱。
  • 馮跋:北燕的君主。
  • 元魏:即北魏,南北朝時期的北朝之一。
  • 龍城:北燕的都城,今遼寧省朝陽市。
  • 徙戎篇:指古代文獻中關於遷徙異族的記載。

翻譯

東胡的後裔佔據了幽燕地區,無論是在北還是在南,都統治了近百年。最初的大單于是慕容廆,他的兒子慕容皝和孫子慕容俊都是英豪賢明的君主。他們的王爵本是司馬家族所賜,但帝號卻突然被五胡所編排。他們能夠除去石虎,卻又出現了另一個虎,諸葛恢的話難道不是這樣嗎?自從滅掉魏國,除去石閔,誰知道執掌權柄的竟是符堅。四萬鮮卑人進入長安,雄雌雙燕飛舞何其翩翩。白虜再次來臨時,五位將領出徵,魚和羊的食人景象,人們如同煙霧般消散。垂借父親和兄弟的舊業,寶迷堂搆重建新椽。南北初分時,德行與盛世並存,但一紀之後,一切傾覆,只傳了兩代。中原的馮跋依託胡人的土地,悠閒長壽,坐在夷人的旌旗下。元魏開疆拓土到達冀北,龍城的君主在野外,誰來憐憫。夏朝的文化最終被夷人所改變,還有誰會繼續寫關於遷徙異族的文章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五胡十六國時期各族羣的興衰更迭的描述,展現了歷史的滄桑鉅變。詩中提到的慕容家族、石虎、符堅等人物,都是那個動盪時代的重要角色。詩人通過對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繪,表達了對那個時代英雄豪傑的敬仰,以及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慨。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中原文化被異族所影響的憂慮,以及對歷史記載的重視。整體上,這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是對五胡十六國時期歷史的一次藝術再現。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