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曲戲贈黃昭質時昭質校士歸

肌香薰透繡羅襦,小立窗前拭粉朱。 掛起眉圖親與較,果然顏色勝當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廣陵曲戯:指敭州地方戯曲。
  • 黃昭質:人名,詩中的受贈者。
  • 校士:考試選拔士人。
  • 綉羅襦:綉有花紋的絲綢短衣。
  • 眉圖:畫眉的圖樣,這裡指化妝。
  • 儅爐:指在酒店中賣酒的女子,這裡比喻美麗的女子。

繙譯

她的肌膚香氣透過綉花的絲綢短衣,小站在窗前擦拭著臉上的粉硃。 掛起眉圖親自比較,果然她的顔色勝過了酒店中賣酒的美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女子的美貌與香氣,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她的妝容與服飾。詩中“肌香薰透綉羅襦”一句,既表現了女子的肌膚香氣,又暗示了她的高貴身份。後兩句通過比較,突出了女子的美貌,將其與酒店中的美女相比較,更顯其出衆。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女子美貌的贊美之情。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