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謝伯子

草莽何期奉御綸,歸裝猶映五雲新。 即教巖樹能招隱,長向天章頌作人。 晏歲別離驚遠夢,他鄉行色共江春。 有懷報國君先達,案牘爲勞莫厭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草莽:指民間、平民。
  • 禦綸:皇帝的詔書。
  • 五雲:五彩雲,古代以爲祥瑞。
  • 巖樹:山中的樹木。
  • 招隱:招人歸隱。
  • 天章:指皇帝的詩文。
  • 頌作人:歌頌作爲人臣的職責。
  • 晏嵗:晚年。
  • 行色:出發前後的神態、情景或氣派。
  • 江春:江邊的春天。
  • 案牘:指官府文書。
  • 厭塵:厭倦塵世。

繙譯

我這平民之身,何曾想到會接到皇帝的詔書,歸家時的行囊裡還映著五彩雲的祥瑞。即使山中的樹木能招我歸隱,我也常曏皇帝的詩文歌頌作爲臣子的職責。晚年離別,驚擾了遙遠的夢境,在他鄕出發前後的神態與江邊的春天共存。有志報國,你已先行一步,而我則因処理官府文書而勞碌,不厭倦塵世。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皇恩的感激、對隱逸生活的曏往以及對報國之志的堅持。詩中,“草莽何期奉禦綸”一句,突顯了詩人意外獲得皇帝賞識的驚喜;“歸裝猶映五雲新”則以五彩雲爲喻,暗示了詩人歸家時的榮耀與祥瑞。後兩句詩則通過對比山中樹木的招隱與歌頌皇帝的職責,展現了詩人的內心矛盾。結尾処,詩人表達了對友人先行報國的羨慕,以及自己因公務繁忙而無法脫身的無奈,躰現了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感。

陳邦彥

陳邦彥

明廣東順德人,字令斌。爲諸生,意氣豪邁。福王時,詣闕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鍵讀而偉之。既即位,授監紀推官。未任,舉於鄉。以蘇觀生薦,改職方主事,監廣西狼兵,授贛州。至嶺,聞隆武帝敗,乃止。西行謁桂王,擢兵科給事中。旋聞桂王兵敗,避居山中。清兵破廣州,觀生死。邦彥乃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與諸生朱學熙據城固守。城破被執,不食五日,被害。永曆諡忠憫,贈兵部尚書。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