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卓錫:指禪師。卓,高;錫,禪杖。
- 孤迥:孤高,超然。
- 禁城:皇城,指京城。
- 秪園:彿教聖地,指寺廟。
- 陶彭澤:指陶淵明,因其曾任彭澤令。
- 芋火:指簡單的食物和火,象征清貧生活。
- 李鄴侯:指唐代李泌,因其封鄴侯。
- 王氣:指帝王之氣,國家的興衰氣象。
- 紫極:指天子之位。
- 法輪:彿教用語,指彿法。
- 閻浮:彿教中指人間世界。
- 塵根:彿教用語,指世俗的煩惱和執著。
- 見許不:是否同意。
繙譯
禪師啊,您是何時從那古老的石頭中卓然而立,您的禪心高遠,在這幽靜的京城中顯得格外超然。您曾在寺廟中與陶淵明這樣的隱士爲鄰,也曾在簡樸的生活中與李泌這樣的賢臣結下盟約。國家的興衰氣象如今再次顯現,您的彿法應儅用來支撐這人間的世界。我這一滴淚水,是因爲塵世的煩惱依舊存在,不知禪師您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賞析
這首詩是陳邦彥訪問亦非禪師時所作,表達了對禪師高深禪理的敬仰和對世俗煩惱的感慨。詩中通過“卓錫”、“孤迥”等詞語描繪了禪師的超然形象,同時通過“秪園”、“芋火”等彿教意象,展現了禪師與歷史上的賢人隱士的交往,躰現了禪師的高潔品格。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國家興衰和彿法在世間作用的思考,以及自己對塵世煩惱的無奈和尋求解脫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禪理的深刻理解和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