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易

· 陶安
氣化形生太極函,滎龍圖獻泄元談。 靜觀大易九六數,忽覺行年五十三。 卦自蓍求神莫測,辭因象設理當參。 古來四聖傳心妙,絕學重明在晦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氣化形生:指宇宙間萬物由氣化而生,形成爲實體。
  • 太極函:太極,指宇宙最初的狀態,函,包含。
  • 滎龍圖獻:滎,古代地名,龍圖,指古代的圖讖,獻,獻上。
  • 泄元談:泄,透露,元談,深奧的道理。
  • 大易九六數:大易,指《易經》,九六數,指《易經》中的九和六,分別代表陽和陰。
  • 蓍求:蓍,古代用於卜筮的草,求,卜筮。
  • 辭因象設:辭,指《易經》中的卦辭,象,指卦象,設,設立。
  • 四聖傳心妙:四聖,指古代四位聖人,傳心妙,傳承深奧的心法。
  • 晦庵:指宋代理學家朱熹,他的書齋名爲晦庵。

翻譯

宇宙萬物由氣化而生,太極包含着這一切。古代的滎地龍圖獻上,透露出深奧的道理。 靜靜地觀察《易經》中的九六陰陽之數,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五十三歲。 卦象是通過蓍草卜筮得來的,神祕莫測;卦辭則是根據卦象設立的,其理應深入參悟。 自古以來,四位聖人傳承了深奧的心法,這絕學在晦庵(朱熹)那裏得到了重新明晰。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易經》的深刻理解和個人的哲學思考。詩中,「氣化形生」和「太極函」描繪了宇宙的起源和本質,而「滎龍圖獻」和「泄元談」則暗示了《易經》的深遠歷史和深奧內容。通過「大易九六數」和「蓍求」,作者展現了對《易經》陰陽變化和卜筮方法的掌握。最後,提到「四聖傳心妙」和「晦庵」,強調了朱熹在傳承和闡釋《易經》方面的重要地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古代哲學智慧的尊重和繼承。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