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穆陵關

· 陶安
層冰積雪蔽巖扃,絕頂高寒酒易醒。 鐵壁重圍天設險,石梯萬級地揚靈。 國家混一無南北,州境綿聯別兗青。 俯視人間懸絕甚,紫薇垣近手捫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穆陵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山東省。
  • 層冰積雪:形容冰層和積雪厚重。
  • 巖扃(yán jiōng):山洞的門,這裏指山洞。
  • 絕頂:山的最高峯。
  • 高寒:高處的寒冷。
  • 鐵壁重圍:形容地勢險要,如同鐵壁一般難以逾越。
  • 天設險:自然形成的險要地勢。
  • 石梯萬級:形容山路陡峭,石階衆多。
  • 地揚靈:地勢顯露出靈秀之氣。
  • 國家混一:國家統一。
  • 州境綿聯:州與州之間相連不斷。
  • 兗青:兗州和青州,古代地名。
  • 俯視人間:從高處向下看人間。
  • 懸絕甚:極其高遠。
  • 紫薇垣:古代星官名,代表天帝的居所。
  • 手捫星:形容極高,彷彿可以觸摸到星星。

翻譯

層層冰封,積雪覆蓋着山洞,山頂極高,寒氣逼人,酒也容易醒。鐵壁般的地勢重重包圍,是自然形成的險要之地,石階如萬級,地勢顯露出靈秀之氣。國家已經統一,不分南北,州與州之間相連不斷,別於兗州和青州。從高處向下看人間,極其高遠,彷彿接近了紫薇垣,伸手即可觸摸到星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過穆陵關時的壯觀景象和深沉感慨。詩中,「層冰積雪」與「鐵壁重圍」形象地描繪了關隘的險峻,而「石梯萬級」則進一步以誇張手法表現了山路的陡峭。後兩句轉向對國家統一的讚頌,以及對高遠境界的嚮往,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統一的欣慰和對高遠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崇高的政治理想。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